近期,全國多地區陸續開展2023年度國家工業節能監察,包括眾多水泥企業。
在2022年的節能監察中,就有部分水泥企業存在用落后機電設備、可比熟料電耗超標、能源管理體系不盡完善等問題。
今年2月1日,工信部發布的《工業節能監察辦法》正式施行。工業節能監察主要包括:執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用能產品、設備能源效率等強制性國家標準情況;執行落后的耗能過高的用能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淘汰制度情況;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情況;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情況,加強節能管理,制定并實施節能計劃和節能技術措施情況等等。
實施工業節能監察,發現被監察單位有違反節能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行為,但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對被監察單位進行教育,責令被監察單位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違法行為的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確需延長改正期限的,經被監察單位申請和工業節能監察部門或者受委托實施工業節能監察的組織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工信部《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將在2021年、2022年工作基礎上,對水泥(有熟料生產線)等17個行業企業,開展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以及電機、風機、空壓機、泵、變壓器等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原則上“十四五”前三年應對本地區上述行業企業實現節能監察全覆蓋。
近日,工信部又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的通知,重點選擇建材等行業,開展公益性節能診斷服務。針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重點用能設備和公輔設施、余熱余壓等余能利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用能結構優化調整及能量系統優化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項,提出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節能改造措施建議,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提出可復制易推廣的解決方案。
節能監察的要求日益嚴格,水泥廠節能降耗技改必須盡快完成,才能應對越來越嚴的環保要求。同時,進行節能技改也能降低生產成本,是目前水泥企業的迫切需求。
就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加快修訂建材等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提升電機、風機、泵、壓縮機、電焊機、工業鍋爐等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努力實現標準指標國際先進。由此可見,一旦國家提升能耗標準,沒有及早進行技改的水泥企業將很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局面。因此,早下手早受益,進行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才是水泥企業的明智之舉。
點贊 |